蒸食惠料理包——被誤解的“外賣速食包”
發布日期:2021-11-08 瀏覽次數:1099
一、標準化:同一道菜味道完全一樣,量基本一樣,質量控制更有保障。中國餐飲雖然強調“千人千面”,但其實正規餐飲企業的廚房都是標準化的,只是程度不同。反正標準化有標準化的好處。廚師握手的時候,也有幾秒鐘的晃動。每個人的選擇都不一樣,沒有優劣之分。
二、快餐:中式快餐做不了洋快餐,非常重要的是菜品的加工太復雜。國外的快餐多為半成品,可以快速簡單的上菜,而中餐需要煎、炸、煮、燉,上菜效率低,當然也不能快速上菜。外賣速食包直接將菜品做成成品,只需要提前解凍、加熱、保溫,讓商家快速吃到,提高了運營效率和客戶體驗。
三、降低成本:新聞中使用“便宜快餐包”一詞,顯然將便宜等同于劣質。大家都知道便宜的東西不好,但其實便宜的東西不一定不好。關鍵是看它如何降低成本。本質上,餐飲業有三大成本,一是原材料,二是人工(餐館通常雇傭有住宿的人),三是門面租金。我們知道所有的消費者都希望他們的飯菜由技術精湛的廚師來做。
外賣速食包安全嗎?其實只要是標準化制作,外賣速食包的食品安全風險遠小于店內做菜的風險。餐飲業較大的食品安全風險來自微生物,快餐包在前端經過熱加工,到店后需要重新加熱。說實話,只要是熱的,就算店里的經營環境沒有那么干凈,也沒必要擔心食物中毒。而且快餐包的模式一般會減少餐飲從業人數,食品安全的風險自然會降低,因為人是較大的風險來源,人越多風險越大。
外賣速食包真正的風險主要來自包裝,比如使用的塑料袋是否為合規材料,是否存在塑化劑污染等。外賣速食包下一個風險是物流和儲存,因為如果溫度失控,原料(尤其是肉、蛋和水產品)可能會變質。如果即時包裝在物流或儲存中解凍,微生物可能會大量繁殖,產生加熱無法破壞的毒素,如金黃色葡萄球菌腸毒素。至于大眾關心的“劣質原料”,主要是食品質量和誠信問題,不一定是安全問題。
- 上一篇:外賣改用方便菜,那還能吃嗎?
- 下一篇:蒸食惠料理包——宮保雞丁